欢迎进入泰安宏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官网!

  • English
  • 收藏本站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在线留言

    疟疾,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。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。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,即间日疟原虫[Plasmodium vivax (Grassi and Feletti,1890 Labb'e,1899)],三日疟原虫[P.Malariae(Laveran,1881 Grassi and Fetti,1890],恶性疟原虫[P.Falciparum(Welch,1897)Schaudinn,1902]和卵形疟原虫[P.Ovale(Graig,1900)Stephens,1922]。该病每年感染上亿人并造成100多万人死亡。疟疾负担最重的是非洲,但该病也影响亚洲拉丁美洲中东欧洲部分地方。

    该病由按蚊传播,以间歇性发冷、发热、全身酸痛、出汗、肝脾肿大和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;恶性疟常侵犯内脏,并可突然表现凶险征象,如脑型疟,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。在热带及亚热带,疟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在温带则在夏秋季发生。

    主要病征

      疟疾患者多呈现高热发烧症状,由于早期迹象与流行性感冒有相似之处,许多对该疾病不熟悉的外来旅游者容易将疟疾误认为感冒,从而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而使得病情恶化。疟原虫生活周期具有很明显的生理节奏(circadian rhythm),这使得病患的发烧症状呈现周期性反复的特征。举例来说,因为间日疟原虫(Plasmodium falciparum)导致的疟疾发热周期为48小时。  疟疾患者常有的其他症状包括:疟原性贫血,酸毒症,呼吸窘迫等等。如果疟原虫侵入脑部血管,则会导致最为严重的脑部疟疾,这通常会造成病者昏迷。  按照疟疾病征的严重程度不同,疟疾可以分为非重症疟疾(uncomplicated malaria)和重症疟疾(complicated / severe malaria),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,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会非常高。

    疟疾的分类

    ·间日疟

      多急起,复发者尤然。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,如乏力、倦怠、打呵欠;头痛,四肢酸痛;食欲不振,腹部不适或腹泻;不规则低热。一般持续2~3天,长者一周。随后转为典型发作。分为三期。  1.发冷期 骤感畏寒,先为四肢末端发凉,迅觉背部、全身发冷。皮肤起鸡皮疙瘩,口唇,指甲发绀,颜面苍白,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。进而全身发抖,牙齿打颤,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,持续约10分钟,乃至一小时许,寒战自然停止,体温上升。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。  2.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,面色转红,紫绀消失,体温迅速上升,通常发冷越显著,则体温就愈高,可达40℃以上。高热患者痛苦难忍。有的辗转不安,呻呤不止;有的谵妄,撮空,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;有的剧烈头痛.顽固呕吐。患者面赤.气促;结膜充血;皮灼热而干燥;脉洪而速;尿短而色深。多诉说心悸,口喝,欲冷饮。持续2-6小时,个别达10余小时。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。  3.出汗期 高热后期,颜面手心微汗,随后遍及全身,大汗淋漓,衣服湿透,约2~3小时体温降低,常至35.5℃。患者感觉舒适,但十分困倦,常安然入睡。一觉醒来,精神轻快,食欲恢复,又可照常工作。此刻进入间歇期。  整个发作过程约6~12小时,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。一般发作5~10次,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。  多数病例早期发热不规律,可能系血内有几批先后发育成熟的疟原虫所致。部分病人在几次发作后,由于某些批疟原虫被自然淘汰而变得同步。  数次发作以后患者常有体弱,贫血,肝脾肿大。发作次数愈多,脾大,贫血愈著。由于免疫力的差异或治疗的不彻底,有的病人可成慢性。

    ·三日疟

      发作与间日疟相似,但为三日发作一次,发作多在早晨,持续4~6小时。脾大贫血较轻,但复发率高,且常有蛋白尿,尤其儿童感染,可形成疟疾肾病。三日疟易混合感染,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。

    ·卵形疟

      与间日疟相似。

    ·恶性疟

      起病缓急不一,临床表现多变,其特点:①起病后多数仅有冷感而无寒战;②体温高,热型不规则。初起进常呈间歇发热,或不规则,后期持续高热,长达20余小时,甚至一次刚结束,接着另一次又发作,不能完全退热;③退热出汗不明显或不出汗;④脾大、贫血严重;⑤可致凶险发作;⑥前驱期血中即可检出疟原虫;无复发。

    ·凶险型疟疾

      88.3~100%由恶性疟疾引起,偶可因间日疟或三日疟发生。在暴发流行时5岁以下的幼儿,外来无免疫力的人群发生率可成20倍的增长;即便当地人群,治疗不及时也可发生。临床上可观察患者原虫数量作为监测项目,若厚片每视野达300~500个原虫,就可能发生;如每视野600个以上则极易发生。临床上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。  1.脑型 最常见。其特点: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~5天后出现,少数突然晕倒起病;②剧烈头痛,恶心呕吐;③意识障碍,可烦燥不安,进而嗜睡,昏迷;④抽搐,半数患者可发生,儿童更多;⑤如治疗不及时,发展成脑水肿,致呼吸、循环或肾功衰竭;⑥查体有脾大,2/3的患者在出现昏迷时肝脾已肿大;贫血、黄疸、皮肤出血点均可见;神经系统检查,脑膜刺激征阳性,可出现病理反射;⑦实验室检查:血涂片可查见疟原虫。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,细胞数常在50个/ um以下,以淋巴细胞为主;生化检查正常。  2.胃肠型 除发冷发热外,尚有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,泻水样便或血便,可似痢疾伴里急后重。有的仅有剧烈腹痛,而无腹泻,常被误为急腹症。吐泻重者可发生休克、肾衰而死。  3.过高热型 疟疾发作时,体温迅速上升达42℃或更高。患者气迫,谵妄、抽搐,昏迷,常于数小时后死亡。  4.黑尿热 是一种急性血管溶血,并引起血红蛋白和溶血性黄疸,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。其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,还可能与G—6—P脱氢酶缺乏有关。临床以骤起、寒战高热、腰痛、酱油色尿、排尿刺痛感,以及严重贫血、黄疸,蛋白,管型尿为特点。本病地理分布与恶性疟疾一致,国内除西南和沿海个别地区外,其他地区少见。

    病源

     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(疟原虫属,Plasmodium spp.),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,属于细胞内寄生虫,它们以疟蚊(蚊子的其中一个属,疟蚊属的部分种类)作为传病媒介,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。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,这包括恶性疟原虫(Plasmodium falciparum)、三日疟原虫(Plasmodium malariae)、蛋形疟原虫(Plasmodium ovale)及间日疟原虫(Plasmodium vivax)。其中恶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,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疟原虫。 

     

    治疗

    1. 控制疾病发作  

    磷酸氯喹(Chloropuine phosphate)、盐酸氨酚喹啉(Amodiaquine dihydrochloridum)、哌喹(Piperaquine)及磷酸哌喹(Piperaquine phosphate)、硫酸奎宁(Quinine sulfate) 、甲氯喹、青蒿素或联合用药。  

      

    预防方法

    1. 使用蚊帐、蚊香等灭蚊措施;浸泡过杀虫剂的蚊帐效果更好。

    2. 在室内可将噁虫威80%WP喷在房间的墙壁上或各个角落里,用于杀灭室内的蚊子。